2015年5月23日 星期六

南北部的差異

     回到台南上了一堂推廣課程,感覺很不一樣,
     這是離開家鄉18年後,第一次回到故鄉,
     開始夢想之路的第一步。
 

     









南北部的小孩的確存在著差異,
這差異並非是智商的IQ,而是社會化的方式的不同

南部小孩天真無邪,笑容燦爛,但普遍較為保守,
連一點點可能性的答案都不太敢講。

北部小孩眼神自信,敢說敢講,但普遍過度發言,
只要是頭腦有的東西,大都可拼湊回答。

其實小孩第一次見到老師,都不太敢回答,
但北部小孩,較能快速跟老師打成一片,
而南部小孩,則需較久時間培養情緒。

這是兩種不同的教育模式,
北部,教育方向會要學生,多一點發表。
南部,整體的社會風氣,會希望含蓄,不要亂講話。

但兩邊都有同一個現象,
面對學習,大都以考試為出發點的思考。
總想抓住某些名詞,並且背誦,
而非對過程的理解,

舉個例子:
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
學生看到這邊通常只背注釋,
但卻沒有人想到,若他如此昏傭,
為何還被稱為惠帝。


南北的學生有不同的社會化方式
但南北的學生卻大都有相同的學習模式
那就是背答案,寫考卷,這就是他們的人生前半段回憶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