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0月9日 星期一

綠教育 之 孩子的問題

在回答孩子不知如何啟齒,或很難回答的問題時,可以練習使用下面三個步驟

一、不要常用否定的語言,作為當下的回應
剛進入教育行業時,有孩子課後來問問題,阿亮常會回答:喔!這上課不是教過了嗎?怎麼不會,剛不問,怎麼下課才問...。後來發現,許多孩子一開始會發問,但漸漸地越來越沒回應。

有天上課時,終於忍不住問學生為何,都不發問,然道你們全部都聽得懂?有個女同學回:因為去問你問題,都被會被認為上課不認真,而且上課雖然你會給我們時間發問,但有時還在想問題的時候,你就開始講下面了,我是要怎麼問?所以為了不想被你罵上課不認真,又不知該怎麼發問,所以乾脆就不想去問了。

那位女同學與後來其他學生的回應,飄盪在阿亮腦中好久。現在阿亮對於孩子的問題,不管何種種類,除極少數原則問題外,通常會使用下列方式回應:
1.關於這問題,應該讓你頭腦想到快爆炸了,這也不能怪你,畢竟第一次思考這類問題吧。
2.唉唷!這有教過啊!好吧!我剛講得太燒腦了,再講簡單一點。
3.關於這個,用我150的智商思考一下,應該不用一分鐘,因為一分鐘之內就知道會不會解。

用開玩笑來化解孩子在這問題上與你之間的隔閡。這方法幾乎無敵,因為這樣做以後,連男孩子想要告白,都會來問阿亮。

當然並非所有的問題,都要回答孩子,因為畢竟人也非萬能,因此若遇到不懂,或當下不知如何回答,可以這樣回應:
我也不太知道,不然我們一起找答案
我想想、找一下相關文獻,下次再跟你說
你先把狀況敘述一下,比如女孩長甚麼樣子,有沒有照片,對方的個性,交友狀況...,然後我們再統合討論,會比較好。


二、幫助孩子,但所謂的幫助並非直接提出方法
孩子的問題千奇百怪,因此家長常無法招架而喪氣,遇到的狀況約略分為下面兩種
1.你無法幫孩子解決困難
人並非萬能,當然無法所有的事情或問題都可以解決或明瞭,但換個想法,若與孩子一同找方法呢?
比如:
孩子:為何叫地心引力,而不叫地球引力
爸爸:這問題好難喔!我google一下
孩子:我google過了,但是看不懂
爸爸:恩!我想想,不然用youtube看一下有沒有人用影片說明
孩子:youtube好像也沒有很好的
爸爸:恩!不然用google翻譯,翻譯成英文,再找一次youtube
孩子:ya,好像不錯喔!

2.你已經知道問題的答案或解決方法
記得,若非必要,先不要直接把你的答案告訴孩子,給一些線索,或多幾個選項,比如:
孩子:為何叫做地心引力
爸爸:你想想為何不用地球而叫地心
孩子:地心有一顆大石頭,會把所有東西吸著
爸爸:那你覺得有人會看過那石頭嗎?
.........
孩子:既然不是那為何稱為地心
爸爸:你跳跳看,然後再想想地球另一邊的人正在跳,那他們往哪個方向掉下去
孩子:都往地球掉啊!
爸爸:那為何稱地心呢?再想想看吧!
孩子:該不會大家都往地心掉吧!
爸爸:可是你現在有往地心掉嗎?
.............

3.其實不管知不知道,都可以先討論
討論是很重要的學習模式,不管知不知道,都可使用類似2的方法,雖然討論出來的不一定是當下最好的答案,但透過中間的思考過程,再與現今理論做比較,可以增進思考的能力並學得思考的方法,這是在傳統教育中很難獲得的一環。


三、視野的寬廣
人生的視野越寬廣,處事態度就會越穩重,在學校的教育,通常僅限於課本上的制式化知識與規則,這對孩子的人生視野其實非常非常的有限,因此家長在回答孩子問題時,可技巧性的說一些生命故事、歷史故事給孩子聽,重點是要大部分正面,少部分負面。
比如:
孩子問:老師我看到一位女生好漂亮,好喜歡她,想跟她告白,老師要怎麼做才好
老師說:很贊同你去追女孩子,那代表你長大了,但長大了要思考多一些事情,在回答你這個問題前,先講幾個故事給你聽。
............故事中..............(講故事的方法,以後有空再討論)
老師說:追女孩子的方法有很多,比如老師最喜歡做的,若你確定他也有點喜歡你,最好的方法就是,約她逛個夜市,然後就直接假裝若無其事地牽起手,這時有兩種下場,一是他會若無其事的繼續跟你牽手,那就代表你成功了,二是他會把你的手甩開,輕一點的會說對不起,重一點的可能會有一巴掌。

結語:
長期的否定與拒絕會造成孩子的疏離與放棄,適時地與孩子自由的討論,不僅可與孩子培養親情,更讓孩子學會屬於自己的思考能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