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

六種多樣性

請你細細觀察,這些木條
它們一開始擁有同樣的歲月與樣貌
然而卻有不一樣的結果
我相信它們每一條,都有各自的故事


國中生物有教
1.生態系多樣性
  生態系的種類越多,生物可以繁殖的場所越多
  比如白鷺鷥,可以在河口生態系或湖泊生態系求生存

2.物種多樣性
  生物種類越多,生物可以食用的物種就越多,這樣比較不會掛掉
  比如老鷹只有老鼠可以吃,若老鼠掛了,老鷹也就掛了

3.基因多樣性
  同一種物種,同類型的器官或能力,有好幾種變形
  比如你是單眼皮,我是雙眼皮,你是胖子,我是瘦子(後面兩句是重點)

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在於,種類越多,生命繁衍存活的機會越大
若全部的生物的外觀、能力與智商都一樣,那環境一改變,大家不就一起死
比如:大家都一樣的五隻腳,十隻手,跳高一百公尺,可以耐熱100度
      但是天氣忽然變零下10度,因為大家都沒有禦寒的能力
      所以就滅種了


阿亮人類學也有講
4.天生多樣性
  人天生,腦袋、外觀就不一樣,因此才會擁有不一樣的天賦
  比如:阿亮唬爛很強、阿九跑步很強、阿英養貓很強

5.經驗多樣性
  人的一生,有各式各樣的人生經驗,這樣才會有無限連續劇可以看
  比如:你跟阿亮撞到,你是撞到人,阿亮是被撞飛

6.思考多樣性
  當發生同樣的事情,兩個人想法也不一樣,這樣事情才有機會論辯
  比如:兩個女生同時看到阿亮,一個覺得很帥,另一個覺得很英俊
        (恩,怎麼感覺好像沒太大不同)

人的天生就不一樣,加上後天的不同
因此對於事物,更會有不同的見解
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時,就會形成現在這個有趣的世界
若每個人都一模一樣,那我想這個世界應該很單調
既然大家都不一樣,這件事情是真的
那為何我們要用同一種方法與思考模式,去框架孩子的心呢?
這邏輯不是狗屁不通嗎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