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

綠教育 之 半小時的廢話

以前國小科學課,都是1.5小時
幾乎整個北部的科教課程都是這樣
後來阿亮開始覺得1.5小時,上起來有些難過

但總說不出為何
直到3~4年前,終於找到答案
早期科學課程追求的是,引起孩子的興趣
所以課程越high越好,只要下課時,學生是超high的
那這堂課就是最完美的,老師交差、學生開心、家長滿意

但美中不足的,其實到後來你會發現這堂課,學生只是來追求high的
其實講得更露骨一點,孩子是來紓壓的,不是來學習的

說實在的,會因好玩的科學實驗,而喜歡上科學的
其實不多,應該說
原本喜歡的,本來就會更加喜歡
原本討厭的,就真的只是來玩的
而從討厭變成喜歡的,有限

因為這樣的科學課,扣除原本就喜歡的孩子
剩下大部分都充滿了家長的期待與分數的交換

3~4年前,阿亮開始把所有課程,加了半個小時
這樣做的最大原因,是為了講"廢話"
因為阿亮發現,當孩子上科學課很high時,也相對最容易失控
當孩子失控了,就能針對其現場的情境,加以引導
其實在教學經驗上,這樣的情境引導,讓孩子了解自己的心理處境
能增加孩子對於自我的認識,與知識學習的目的
如此整體上課的效果,將會出乎你意料的好

再更仔細說明:

所有的習慣或觀念,要修正或建立
必須讓孩子體驗過失敗或錯誤後,當場以故事或自己的經驗說明,當孩子認同
便能瞬間深植孩子的內心,孩子能馬上意識到,原來自己內心發生了何事

孩子理解了自己,就是內省的開始
(家長要記住,當孩子可以理解自己時,才有機會意識到自己已開始犯錯)
接著就是陪伴孩子一起修正,試著找尋解決方法
(當孩子知道自己正在犯錯,才有機會自動自發的想要修正,否則無從修正起)
當孩子不斷嘗試,終究會尋得自己適用的程序
(只要孩子有努力的想改變,那家長就必須要忍住,等待孩子找到屬於他自己的方法)

30~40分鐘的廢話,可以穿插在課程的各個地方,可以分割成三段,也可以一次講完,這樣的人生廢話,讓上課的節奏稍歇,孩子轉換一下大腦使用的區域,變換心情,回復精神,整體上課的效果,會出乎意料的比以往更好,因為孩子聽進去了,他們可以了解自己想要的,接著孩子,當然也就更專注更用心了。

PS:只是如此做,常會有不知你在幹嘛的家長,認為你在浪費上課時間,然後學生就越來越少了~~~~~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