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3月8日 星期五

綠教育 之 第一時間的處置

想像一位A小孩,被幾位正以為自己在玩的BCDE朋友,半強迫式的要求A扮演壞人,而這幾位BCDE則自以為好人,把這位A壓在地上,遊戲式的打鬧,A回到家後,開始哭著說他的遭遇,當天晚上作著惡夢,全身緊繃的亂踢並大聲呼救。

請記住,在A的內心中,這事件雖然在他生命中第一次發生,但已留下一個陰影,成為他做對照的範本,若類似事件發生了第二次,甚至第三次,所謂類似,並不一定是壓制,有可能是眾人的追逐、指定角色...,A的大腦中,會將這些事件做連結,而開始比對,最後形成烙印。

這事件處置對於家長可大可小,但在孩子小小心靈中,發生的當下,若沒有妥善的處置,這事件,或許將改變孩子一輩子的行為。有這麼嚴重嗎?
是的,就是這麼嚴重

舉個例子:
夫妻間,或親子間的對話,為何常會有"還好、都可以、隨便.."等大量中性詞出現,原因就是"你覺得"在某個行為後,對方會有造成我危險的反應,因此在"你覺得"的大腦思考模式後,出現了中性的回應詞,也就是長期下來,大腦比對後,自然而然形成的保護行為。

大人會有保護機制出現,小孩當然也會有,在現實上的具體表現,如:一開始可能是哭鬧;接著到上學時,會跑去躲起來;甚至到了某些時間點會拉肚子或自殘、更甚者會開始想要攜帶防身武器。

就算後來事件結束了,孩子也會因為這樣的陰影,而影響一輩子的行為,可能是會害怕人群、不喜歡獨處、遇到困難就退縮...。

因此在許多教育方針的討論中,這樣的事件除了事後的彌補外,更多的教養專家提出各種的保護機制,防範任何類似的事件發生。

然而阿亮認為
不應該是過度的保護,而是第一時間的處置

再怎樣的防範,你無法完全禁止這樣的事件發生,而且這樣的事件,也是孩子的學習機會,就算你做到了保護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受傷害,安全無傷害的長大,但他到了出社會後的各種團體中咧!更多讓人不知所措的攻擊與指責,那這些從未面對過的孩子,怎麼生存。

因此阿亮認為,孩子在小時候遇到這些事件是好的,重點是第一時間的處置方式:

1.明確表達:在討論與理解後,師長的態度要讓BCDE孩子知道,他的行為是不好的,具體的道歉,是很必要的,就算孩子很小,家長也需要明確的表達,孩子其實都是聽得懂的。

2.正面的輔導:教導A如何辨明現場的危險,學習趨吉避凶的方法,逃離、告知、拒絕、防護受傷、勇氣,學習如何與BCDE建立良好的互動模式,這是家長要抓住的良好成長時機。

3.家長的態度:在團體中,同一事件發生到第二次,仍無法有效溝通或有良好的處置模式,家長需要有勇氣,準備離開團體或做個結束,畢竟自己改變比改變整個團體簡單,若等到第三第四次時,孩子已在心中留下陰影,並產生嚴重的後遺症,那事後的回復之路,都是漫長且艱辛的。

當孩子受到不同類型的衝擊與傷害,都是學習的機會,沒有即時性的傷害,可以先簡單的討論,並觀察孩子的反應與回饋,若是較深層的恐懼,立即的處置,絕對是很必要的。

此篇文章最重要的,是最後這段話:
與孩子間一定要建立一個,讓他不會覺得無用的"溝通管道"。在面對孩子的回饋時,第一時間千萬不是給予責罵與處罰,就算是BCDE,一定是先討論與理解孩子的內心狀態,然後才是給予接下來的明確態度。第一時間的責難,只會讓孩子與你越來越遠。

其實阿亮講的都是教育現場的老生常談,但每每遇到時,現場師長的靈敏度與處置的不到位,總讓事後的補救,耗費極大的成本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