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這過渡症狀,若要很清楚地敘述,應該可以寫一整本,十五萬字的書了,因此阿亮非常簡易地敘述三個例子,再做個簡單的結論(若有不周詳的地方,請見諒)。這些例子的狀況與敘述,都是阿亮的片面看法,不一定正確,各位可以討論。
這三個例子,都是父母親,在徵得孩子同意或孩子自己本身提出要求後,開始自學的,因此孩子都在自願且歡喜的狀態下,開始脫離學校。
案件一:
主人翁:11歲背景介紹:家庭富裕,自學1年,孩子在開始自學後,家長慢慢的將所有的事情,讓孩子可以自主規劃,家長漸漸地轉變成為孩子的諮詢顧問
案件內容:
家長在某次早餐中,因為孩子覺得早餐的樣式,有些不滿意,因此
家長說:嗯!我覺得早餐的模式,因為媽媽已經做不出更適合你想要吃的口味,因此媽媽想把早餐樣式的決定權留給你自己,並把做早餐這件事,給你自己完成,從今天起,媽媽當你的顧問與採買,你把需求告知我,我會在隔天幫你準備好食材。
孩子說:好喔!那明天開始,我自己做早餐。
孩子隔天快樂的早早起床做早餐,並且持續的過了一個月。
之後孩子開始賴床,漸漸不願起床,甚至越拖越晚,連早餐都不吃了,最後直到每天10點半以後才起床。家長終於按耐不住
家長說:這一個多月來,你一開始天天做早餐,後來兩天做一次,現在都沒再看到你做了,而且越睡越晚,也不吃早餐,你假如是懶惰不吃早餐,就說啊!幹嘛不敢承認,用逃避的方式。
孩子超氣憤說:我才沒有逃避咧,你不要誤會我,是廚具那麼爛,我怎麼做。不然你做做看嗎?...(嫌餐具不好裝嫌,爐子火不好控制...)
家長抓狂說:明明就是你說好,自己要處理的,現在怪到我頭上,說廚具不好..........。
在找阿亮討論前:每天早上,母子倆,一定準時大吵一架,但最後家長與孩子還是沒做早餐,孩子還是用各種理由不吃早餐,超過2個星期以上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案件二:
主人翁:13歲背景介紹:家庭非常富裕,自學3個月,孩子在開始自學後,家長"自認為"已經把事情都讓孩子自己決定,但家長僅對其健康的方面,管控的非常嚴格,規定每天都要運動。
案件內容:
家長一直以來,都希望孩子能每天做固定運動,並且要在11點前睡覺,這天家長,在11點後從孩子的門邊走過,聽到孩子在講話的聲音,輕輕打開門一看,孩子坐在一盞小夜燈旁,用line在跟前體制內的同學群組中,帶著耳機聊天。
家長心平氣和說:都11點多了,為什麼還在打電話聊天。
孩子稍有怒氣說:你怎麼可以隨便開我的門,沒有禮貌。
家長抓狂說:這是我買的房子,為什麼我不能開門,而且你為什麼現在還在聊天,重點是,你昨天也在聊天,前天也在聊天,你不要以為我不知道。
孩子歇斯底里說:你管我為什麼要聊天,我是用wifi上網聊天,又不會多花你的錢。
在找阿亮討論前:孩子已經脫離學校三個月,卻每晚總是找以前的同學們聊天,而非現在自學的朋友,並且總是討論著跟學校有關的話題,有時電話講到一兩點,為此母女倆,已吵了1個月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案件三:
主人翁:16歲背景介紹:家庭小康,自學5個月,孩子在開始自學,一段時間後,拼命地打電動,打到只要有空,就觀著房門拼命打,但家長認為他只是因為以前壓抑太久了,所以現在暫時無法離開電動。
案件內容:
孩子以優異的成績考完會考,但卻自己選擇就讀體制外的團體,而家長也完全信任孩子,孩子對這團體的內容非常有興趣,並且努力的學習,但一陣子後卻開始了,每天一下課,就關進房間裡開始打電動。
家長好言相勸說:你已經連續兩天沒有去團體了,而且都是在睡覺,這樣會不會有些誇張。
孩子低頭不語。
家長有點動怒說:你應該要好好自己想想為什麼你會變成現在這樣。
孩子低頭不語。
家長怒言說:.................
孩子怒言說:.......(回房關門)
在找阿亮討論前:這樣的情形從自學後越來越嚴重,而孩子打電動的時間除了很長之外,都是在網路上與之前校內同學共同上網打怪,打電動時聊天就聊得很開心,見到父母親就像看到仇人一樣,而且常常都是一句話都不說,就關回房裡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阿亮簡單說明懇談後孩子說的:
第一個案例:
母子倆為了早餐的問題,找上了阿亮,結果在懇談後:
孩子說:我找不到以前媽媽做的早餐味道,我很想吃那個早餐,但現在我自學,所以要學會自己做早餐,不過我真的不知道要做甚麼,我嘗試了但是我不會,這比考試還要難,我不知自己連早餐都做不出來,自學這件事我還能學到甚麼。
第二個案例:
母女倆為了在半夜可不可以聊天,找上了阿亮,結果在懇談後:
孩子說:同學們在為第一次段考做準備,而我讀得這些書好像甚麼都不是,我不知道自己學會了甚麼,因為沒有考試,所以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學會了某些事,那這樣我真的可以在未來有能力活下去嗎?就算我自學了,我還是很想知道他們在學校做甚麼,不然我可能會跟不上他們。
第三個案例:
家長與孩子為了打電動打到不做學習,找上了阿亮,結果在懇談後:
孩子說:我自學的朋友,每個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,他們都有自己的興趣,但我的興趣只有打電動,我不知道要怎麼跟他們說話,他們總是在談自己的未來要做甚麼,但我不知到要跟他們如討論這個話題,但至少我知道在打電動中,我以前的同學都很喜歡跟我組隊一起出去,因為我很強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三個案例,分別出現在不同的年齡,但卻都被家長解釋為,單純的荷爾蒙問題,對阿亮來講,其實三個人都發生了一件同樣的情形,那就是
害怕自己做規劃,或是根本不知如何做規劃
1.阿亮詢問每個孩子,你會不會害怕你自學後甚麼都學不會?
孩子都說會。
2.阿亮詢問每個孩子,你為什麼要跟父母吵架,他們的生氣其實都有正當理由啊?
孩子都說因為父母都說那一套,很煩,又沒辦法解決我問題,而且他們都只說他們自己的。
3.阿亮詢問每個孩子,那你會想回到學校內嗎?
孩子都說不要,因為自學很自由,但我不知道這樣有沒有比較好。
4.阿亮詢問每個孩子,那你覺得以前學校內那種都被規定給綁住的感覺好嗎?
孩子都說不好,但我希望家長能幫給我一些方向,讓我可以自由地學習。
孩子討厭學校以學業為名的超大壓力,而家長也認同這樣不好,因而選擇可以自主決定的一個方式。但在這之後因為孩子從來沒有這樣的訓練,因此變成了孩子害怕自主,家長只希望孩子自主,並且認為我給你自主,你就會開始自主並且自動自發。然而這樣在彼此誤會的最後結果就是:一邊是生氣的人,另一邊是更生氣或是更加的逃避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結論:
這些孩子期待自學,是希望讓他們找到人生目標;家長期待自學,是孩子可以有能力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。也就是說孩子期待自己,而家長期待孩子,但孩子不知要如何期待自己,因為他們不曾被教導要為自己的事情做規劃,甚至被剝奪做規劃的時間與機會,因此孩子早就不會更不知要如何追求自己的生命,只能回到之前,他認為的舒適圈,或是逃避這個話題與責任。而此時的家長,根本不知會有這些事,只知道給你自學,結果你跟我吵架。
說真的這些問題,幾乎不會出現在原本就是自學的孩子身上,因為他們已經習慣替自己安排生命的點點滴滴,而這些從體制內出來的孩子,在原本體制中所接受到且內化在心靈深處的那些制約,早已將他們自主思考的能力完全抹滅,而這些孩子要學會或是改變觀念,年紀越大越困難,半年算是很快的,沒有一兩年,其實很困難。
這類型的孩子,在學會自主前,會有很多你無法理解的事情出現,但其原因大都指向同一件事,他很想選擇自己的道路,但完全無法也完全不知如何開始。因此在他們找到自己的目標時,家長僅能陪伴,並且理解與且溫柔的給予支持,記得家長要耐心的等待。
對了,若孩子原本在學校是因為曾經有霸凌、被排斥、功課不好...等陰影,而選擇進入非體制教育,那他們的狀況,可能就會更為複雜,那麼就更需要家長耐心的陪伴與等待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